四十年,变革的中国风云激荡,沧桑巨变。无论是惊艳世界的“经济奇迹”,还是享誉全球的“中国制造”、“中国建造”;无论是神舟系列飞船彰显的大国风范,还是孔子学院架设的文化交流之桥;无论是改变社会的“互联网+”,还是年轻人推崇的新“四大发明”……这些带着改革开放印记的“大国名片”正一张张向世界展示着这个智慧的、活力的、立体的中国。
2018年11月10日,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,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幕。来自全球151个国家的3617家企业参展,六天累计成交578.3亿美元。
2018年10月15日,第12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,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此采购,大到重型机械小到日用家电,品类齐全。
从广交会到进博会,折射出的是中国从“世界工厂”到“世界市场”的成长。中国制造正在加速摆脱低廉粗糙,走向优质创新的“中国智造”,直面竞争,拥抱全球市场。
2001年,在日本通产省的白皮书中,中国继美国、英国和日本之后,首次获称“世界工厂”。 追溯中国“世界工厂”近40年曲折发展史,可以清晰看到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智造”的发展脉络。
改革开放初期,乡镇企业在率先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转型,但由于生产线落后,产品集中在原配件加工阶段。上世纪90年代,全球小商品交易市场在浙江义乌出现,全球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在杭州开业。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,以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出口型制造业迅速壮大,与此同时,海尔、联想、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球25%的彩电、27%的手机、45%的计算机、40%的汽车和85%的纺织品来自中国。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,“中国制造”产品出口增幅锐减,促使中国企业抛弃亦步亦趋的代工模式,提升自主创新研发的核心实力。
转自:新华网 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video/sjxw/2018-11/20/c_129998305.htm